×

山东招生信息网

山东招生信息直通车

志愿填报易点通

高报直通车

滨州医学院:培塑“国医节”思政品牌,推动中医药文化“两创”

TIME:2023-04-29
分享: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滨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要求,把中医药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连续举办九届“国医节”主题教育活动,重视顶层设计,精心组织实施,探索构建了“中医药文化+思政”育人模式,持续培塑“国医节”思政育人品牌,着力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传下去”“走出去”,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立足文化传承,坚持守正创新,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

突出传承中医药文化,将文化传承与专业教学相融合,在夯实学科知识中增强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一是夯实“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在开设中医药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医经典诵读》《中药品质研究课程》《中医防疫抗疫理论和实践经验》等专业选修课程,用好课堂主阵地;增设《中医药的‘前世今生’》等以本草药园、标本室为载体的实践课程,用活“第二课堂”,不断厚植学生专业文化基础。二是用好文化资源,推进文化共融。以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学校附属中医医院的“中医药文化博物苑”和校园中医药文化园区“本草园”为载体,编制《中医药图谱》《中医经典》等掌上学习手册,以年级和学期为单位,晨起熟读经典,推动学生中医思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三是开发文创产品,创新文化载体。开发设计文化形象载体“岐宝”及系列文创产品,赋予文化寓意,体现品牌文化内涵;打造校园中医药文化长廊,让中医药文化知识在身边可观、可感、可触;培育“点亮繁星”中医药文化传播工作室,针对文化传承与传播精准施策,通过多种形式营造良好文化传承氛围,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

二、强化价值引领,拓宽传播渠道,让中医药文化“传下去”

聚焦铸魂育人,将中医药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相融合。一是突出价值引领,融合共情教育。开展“心随影动”优秀电影展播,以党史国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影片为载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举办“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景剧展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典故为内容,让学生进行创作改编和多种形式演绎,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的认知。二是搭建学术平台、夯实学术基础。创建“卓越学风培育工程”“优秀学子讲坛”“杏林讲坛”等专业学术文化平台,进一步拓宽文化视野,夯实学术基础。三是坚持以赛促学,拓宽传播渠道。组织“汉承毓秀 懿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品读国医经典”微课比赛、“中医技能大赛”、中医导引术会操比赛等,通过比赛和微课堂的形式拓宽渠道,巩固提升学习成效。其中,学院九宫八风针灸组穴疗法入选驻地非遗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并作为临床带教基地传承国医经典特色技术,在不断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推动中医药文化更好的“传下去”。

三、倡导知行合一,践行大医精诚,让中医药文化“走出去”

聚焦践行“大医精诚”,诠释“仁心、妙术”校训,将文化传承与医学使命有机统一起来,让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推动医学生在服务社会中传承中医药文化。一是紧扣红医主线,传承红色基因。定期组织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骨干赴省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医教育基地),接受革命教育和洗礼,探源其中的中医药文化故事和内涵,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二是依托志愿服务,培育实践品牌。充分利用寒暑假两个长假,精心组织学生全员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培育打造了“中医诊疗+红色教育+文化感悟”的“中医健康行”实践服务品牌。三是坚持日常经常,送医药进社区。组织开展“一周一公益”系列活动,走进社区义诊服务,把中医药服务送到社区群众的家门口;走进康养机构,开展亲情陪护服务,为老人送去关爱和温暖;走进大中小学开展中医诊疗、健康咨询,宣传普及中医健康养生知识,推广中医疗法等,着力引导广大中医药学子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不断弘扬国医经典文化、锤炼过硬本领,以仁心济黎民、以妙术护苍生。近年来,学院服务区域涉及新疆、甘肃、陕西、吉林、山东等多省近20个地市,服务总时长9000余小时,学院获评山东省青年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