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三个立足”提升文化育人质效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思想,扛牢高校新时代文化使命,坚定应用型办学定位,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深入挖掘阐发优秀文化资源,在挖掘利用中激活文化资源,在创新发展中打造文化品牌,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文化支撑。
一、立足于“统”,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
一是顶层设计强化学科建设。制定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方案,围绕支撑山东省发展战略、优秀文化研究阐发,将新闻传播学列为重点学科,接续培育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构建“学科高点—学科重点—学科增长点”的应用型学科生态。
二是夯实平台强化有组织科研。以省志愿服务研究中心、文化数字化记录与传播文科实验室、文旅融合创新设计新技术研发中心以及两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为支撑,科学研究项目为牵引,围绕志愿服务文化、黄河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开展研究,产出相关学术论文200余篇,2项作品入选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项目,3项研究成果获省级以上获奖。
三是强化校地合作精准挖掘。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与济南、泰安、威海等省内多地市合作,深入挖掘阐发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乳娘精神”、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事迹、沂蒙精神等,编创舞剧《挑山》《乳娘》,红色演播剧《星火》,《沂蒙沂蒙》,获评省文化创新奖1项,同时,以党的二十大代表、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党支部书记高淑贞的真实事迹创作《涧溪春晓》等多部力作,让优秀文化散发时代魅力与时代价值。
二、立足于“生”,打造优秀文化“思政金课”
一是编写教材,把课程内涵往“深”里挖。统筹校内外资源和力量,深化“青年政治”特色,不断完善“6+X”思政课程体系,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黏性教学改革编写《青年之行》《青年之择》《青年之问》优秀文化辅导教材。
二是创新形式,使优秀文化元素往“巧”里融。不断深化对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的艺术表达,并将系列原创文化精品列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成为学生党员教育和新生入学教育的必修课,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嵌入到优秀文艺作品改编、排演、实践过程之中,引导学生演好剧中人、悟好剧中魂、学好手中艺。
三是奇妙运用,助推课外实践往“活”里走。坚持以文艺剧目、展览展示、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为着力点,将知识从课内引向课外实践,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感知、赓续中华文脉,举办“青图讲堂”开展讲述非遗故事、好书推荐等活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山青特点的文化育人课堂。
三、立足于“精”,拓展优秀文化弘扬传播途径
一是聚焦文化润校,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聚力“一院一品”,构筑“一心五维”的育人链条,高质量开展“红色经典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非遗传承人进校园” 等精品活动以及开展以传统礼仪、传统戏曲等为主题的文艺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丰盈学生思想
二是聚焦躬行强识,打造社会实践品牌。组建非遗文化、红色文化、地域文化、黄河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团队,分别赴临沭、博兴、章丘等地开展宣传普及工作。持续推进校园优秀原创文化艺术作品校外传播,红色舞剧《乳娘》已完成省内外巡演110余场,观看人数达到10万余人。
三是聚焦数字化新方向,拓展文化传播渠道。探索“报、网、微、端、屏”一体化路径,打造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传播矩阵,开展中国优秀文化推广活动,提升优秀文化产品传播质效。积极推进学校原创优秀文化艺术作品数字化,扩大作品传播范围和受众人群,鼓励和引导创作优秀网络文化精品,多部作品获“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山东省高校师生“阅读新时代·书香润校园”等奖项。
下一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构建高水平文化育人体系,打造具有“青年政治”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持续展现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