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招生信息网

山东招生信息直通车

志愿填报易点通

高报直通车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四维协同”构建思政育人新生态

TIME:2025-08-14
分享:

近年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打造系列思政育人工作品牌,通过“对话互动、体验浸润、品牌创新、专业赋能”四维协同,构建学校思政育人新生态。

一、搭建师生共融互动通道,提升育人参与度

学校全面激活“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五位一体育人功能,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传授、社会实践锻炼全过程,着力构建师生协同育人共同体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师生联系机制。建立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制度,明确校领导每学期参加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作形势政策报告;创新“六进”工作实施路径,推动教师主动进课堂、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进社团、进网络,构建“沟通-反馈-改进”的工作闭环。二是构建双向沟通平台。以“同学,咱们聊聊吧”“导员来啦”两大品牌为核心,打造师生互动平台。“同学,咱们聊聊吧”系列作为领导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的长效机制,累计开展“校领导座谈会”“处长有约”等活动200多期。“导员来啦”品牌活动组建辅导员、专业教师、社会导师宣讲团,融合理论宣讲、学业指导与职业规划。三是创新协同服务模式。建立多部门协同办理、首问责任、线上答疑等制度,实现一般性问题当场答复、复杂问题限时办结,化解学生“急难愁盼”,通过“院长书记面对面”“周二寓见你”等场景化互动,强化学校治理透明度与学生参与感。“导员来啦”创新“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四维课堂,通过大讲坛、志愿服务、线上讲坛、主题辩论等形式,形成常规与专题教育协同推进格局。依托“向阳而行”志愿服务队,将社会实践、情景教学与思想引领结合,推动思政教育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

二、创设红色精神育人场域,深化教育浸润度

学校以场景化、沉浸式教育为抓手,将红色基因融入育人的全链条。一是打造沉浸式教育课程。学校自主研创“情景沙盘推演”特色课程,推出《奋斗之路》《伟大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基础专题,创新开发出《血战湘江》《四渡赤水》等12节课程,深入学生、企业及社区开展宣讲。结合专业优势构建红色建筑云上三维地图,以元素化解析、分众化传播让静态历史建筑“开口”讲述革命故事。二是实施分阶段育人计划。秉持“一岁一立”理念,推进青年“育苗”计划,大一“立心”筑牢理想信念,大二“立德”强化价值引领,大三“立身”培育职业素养,构筑以德育为引领、文化为基石、学习为重点的大思政体系。三是深化实践育人路径。围绕“信念铸魂与精神传承”,从实处、新处、深处发力,将红色教育融入实践场景。通过“行走的艺术党课”参观校外非遗工坊、实训基地,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工匠精神与革命传统。

三、创新思政传播融合模式,拓展传播辐射度

学校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融合,增强教育时代感、吸引力和渗透力。一是构建“艺术+科技+思政”融合模式。打造融合沂蒙红色基因与信息技术特色的“小白杨”品牌,紧扣“扎根行业、建设家乡、技术报国”目标,依托“三室两廊一泉”实体阵地,通过沉浸式场景,提升思政感染力。二是打造多元化活动矩阵。开展“面对面”故事汇凝聚朋辈力量,“进宿舍”网格化治理解决生活难题,“行走的艺术党课”链接实践资源。学校学生运用VR、AI技术为沿黄九市拍摄非遗宣传片,以数字化手段传承黄河文化。三是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学校小白杨工作室以青年视角解读主旋律,推动思政内容从“单向传播”向“互动共鸣”升级,增强教育感染力与时代感,制作推出《我们与宪法》等41部短视频。

四、探索思政与技能共生路径,强化培养契合度

学校积极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制定《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标准》,梳理专业课程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多措并举增强思政和技能育人双向融合。一是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打造“味味道来·一味一格”品牌,通过启智、润心、工匠、奋斗“四味”涵养学生政治品格、文化品格、职业品格与价值品格。二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以百年党史为鲜活教材,将党史中真实存在的菜品和饮食故事转化为思政育人资源,精心编制《“味味道来·一味一格”课程思政手册》;组建青年学生“味你而来”百年党史宣讲团,走进食堂、社区、中小学开展“同做同品”活动,将党史故事演绎为精彩生动的流动微党课。三是强化产教融合实践。践行“企业出题、校企共答、市场阅卷”的产教融合理念,组织师生深入86家餐饮企业撰写《味来可期“数智”烹饪调研报告》,携手海尔、海信集团有限公司绘制200余条智慧菜品曲线,学校退役军人大学生乡村振兴服务队深入淄博、日照等地的20余个村庄,研发“北宅状元樱桃宴”“产芝进士鱼宴”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