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招生信息网

山东招生信息直通车

志愿填报易点通

高报直通车

遏制校园欺凌 没有现成的“教育手册”可照搬

TIME:2022-11-26
分享:

  近日,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一名中学女生被数人恶意欺凌的视频成为网络热点。从视频中可见,受害人摔倒在地,被三名欺凌者轮番揪发、掌掴、踩头,且伴有语言暴力。网警发现后,当地公安机关迅速反应,涉事人员均已到案,相关处理正在进行。

  “报警没用,我们都没成年。”一名施暴者对受害人洋洋得意的轻蔑之语,让舆论的焦点集中在法治体系对此类事件的应对上。但我们换个角度看,如此的恶性事件,还有更加耐人寻味的地方。

  包括欺凌现象在内,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社会失范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与他们的认知特性相关。现代脑科学认为:人类的大脑在25岁以前尚未完全发育,青少年大脑的发育,最初发轫于后脑,其后慢慢向大脑前部移动,逐渐建立起左、右半脑的连接,直至控制情绪,产生理性思维。因此,青春期学生的情绪控制与管理,往往处于不完善、不稳定的状态。在外界的刺激下,他们的情绪很可能发生剧烈波动和反复。“脑子一热”,缺乏理性,正是某些青少年容易做出极端行为的原因。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我看来:面对青少年的错误行为,我们还需把教育还原到“过程”中去解读和实践,而不能只停留于大而无当的道德批判。这也是我们每临类似事件,不要急于倾泻怒火的原因。

  面对校园欺凌问题,在“顶层设计”上展开反思和重评很有必要。这一设计的重点,在于回到“理性人”的立场上,引导学生正确行事。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我们“堵不如疏”,校园欺凌固然可恶,但是,如果只靠严罚重典,而不从欺凌现象的成因入手,类似问题总会死灰复燃。如果学生的意、情、志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和排解,必然会在别处以别样的方式呈现出来。

  以“罪”或“罚”的线性思维建构起的校园欺凌防范策略,只能暂时抑制问题。我们真正要做,并可以做成的,是悉心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用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相关理论,设身处地地引导学生,并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接近学生的心灵,解决他们心理上的问题。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如果教师不具备相关知识,就不会意识到学生平时的言行,尤其是他们的喜怒哀乐中,暴露出的不良倾向和消极信号。每一次校园欺凌,都是这些倾向或信号,千百次累积后的爆发,但教育者未能察觉到。悲观地说,我们的无视,可能会给孩子埋下某种情绪的种子。而这些种子一旦种下,时机一到是会发芽的。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努力成为孩子的范本。校长、教师、家长,莫不如是。用良好的人格修养、平和的心态调整、豁达的实施态度,去影响我们的孩子。特别是对那些偏执、好胜、容易冲动的孩子,要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和养育,防止他们在戾气与偏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教育工作者每天在面向具体的人,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也即没有现成的“教育手册”或“教育指南”供人照搬照抄。对待未成年人的不当行为,只有摆脱只依赖纪律和惩罚线性思维,将学生还原到具体的场景、情绪、思想中,以心换心,以情动情,用健全的科学知识为之疏导和诠释,才能从根子上防止此类现象发生。这一过程势必曲折,也很难“多快好省”地见效,但唯有此,校园欺凌等校园顽疾才会得到缓解,乃至最终得到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