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构建“合成育人”体系,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寿光市充分发挥县域职教资源优势,将“作物生产技术、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食品加工工艺、农产品网络营销”等专业整合贯通农业产业链条,围绕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效果评价等构建“合成育人”体系,先后培育新型农民、致富带头人等一专多能型“新农人”6800多人,为乡村振兴贡献了教育力量。
一、坚持问题导向,提升职业认知。一是定位“新农人”培养目标。针对学生务农志愿不强等问题,升级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具备新理念、新素质、新能力,不仅会作物种植还会农产品深加工、懂电商营销的高素质“新农人”。二是开设“新农人”专题讲座。每月邀请农业企业专家到校举办讲座,让学生认识到“新农人”不只是外在“身份”的转变,更是深层次内在思维方式的转变,实现由农耕文明时期的小农经济思维升华为信息时代的商业文明生产思维。三是组织“新农人”晨会宣讲。每天上午第一节课,把农业优秀传统文化、产业职场案例等融入晨会课程,教育引导学生“学农、爱农、务农”。
二、构建合成课程,实现要素整合。一是制定合成课程建设标准。以健全人格为基石、培育工匠精神为主线,围绕学生发展目标,制定包含5个维度、32个评价观测点的《合成课程建设标准》,将书本知识“任务化”,重构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群)合成课程,实现“农业产业需求标准”与“涉农人才培养标准”的高水平互动衔接。二是创新合成课程开发路径。在深入企业调研基础上,将课程内容细化为项目、模块、任务、工作四个层级,提炼出覆盖专业教学内容、职业岗位核心技能的真实任务,形成了从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并回溯至工作领域的新型课程模式。开发《设施蔬菜生产(1+X)》等项目课程35门,将电子商务、物联网技术等纳入通识教育,提炼出真实任务850个,任务单、工作单1993个,让培养更精准有效。
三、优化教学环境,升级育人平台。一是制定集约型教学环境建设标准。从产业思维、文化特色、职场氛围等9个维度制定《集约型教学环境建设标准》,建设了教师入车间、学生入工段、教学入现场的职场教学环境,创建了“产业发展需求—专业人才培养”的双向互动闭环。二是搭建实训教学技术研发创新平台。聚焦农业中小企业深加工技术创新改进,建设了“番茄小镇”“蔬菜小镇”等校外一二三产融合实训教学基地59个,建设智慧农业等真实职场教学场所13个,构建了校企命运共同体。三是布设清华教育在线教学平台。创设虚拟工厂、虚拟工艺、虚拟实验等学习情境,建设各类教学资源2748个,实现知识和场景的有效联结、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虚实融合的“情境化”学习体验。
四、实施动态学习,激活育人潜能。按照“创设情境、协作探究、意义建构、学以致用”理念,在公共课、专业课基础上,增设聚焦农业职业品质培养的晨会课(素养课)、个性发展的社团课,构建“四课六环三单”“以‘行’促‘知’”动态学习链,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晨会课培养农人职业素养。晨会课遴选农业特色品质教育点,团队集体备课,按照任务、准备、活动、展示、评价、拓展六环节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精神。二是社团课培养岗位适应能力。社团课纳入专业规划课程,学生根据兴趣选择社团活动,跨专业组建农业产业研究小组,支持学生与“学习共同体”及信息资源之间的有效互动,着重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与多岗适应能力。三是专业课夯实学生知识技能。公共课与专业课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创设真实或模拟“情境、协作、会话”的学习过程,将农业企业生产中的鲜活案例引进课堂,利用“工作单”“任务单”“评价单”,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提供保障。
五、完善培养机制,强化人才产出。一是组建师资库。组建专业教师、“土专家”、“田秀才”、“农场主”等多元化“师资库”,成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现双师共育,“校园+田园”培养模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是建立提升机制。制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定期组织教师针对应用技术研发与推广、课程开发、教科研等能力开展培训,注重团队深度合作和知识共享,完善农业新技术反哺教学机制,推进专业群建设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双提升。三是实施发展性评价。制定《“准匠人”学生发展性评价标准》,实施“四维度、三主体、全过程”的准员工化能力素质发展性评价,通过课程统测、技能检测以及学生专题研讨会等,评价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方法的习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能力与岗位的匹配度。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46枚金牌,学生运营寿光特色农产品店等电商项目单店月销售额10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