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切想查分 迫切想录取? 千万小心别掉进高招陷阱

TIME:2019-11-21
分享:

  2018年高考已落下帷幕,江西省公安厅提醒广大考生,无论是填报志愿、选择大学,还是挑选专业,都需要提防骗子!

  成绩查询警惕虚假网址

  每年的高考成绩公布时间都不固定,一般来说,各地高考成绩公布的时间在6月23日~25日左右。到了这一天,许多考生都会早早地坐在电脑前查看自己的考试成绩。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们的急迫心理,通过短信等形式发送虚假查分网址,让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将这些信息记录并贩卖,或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电信诈骗。

  省公安厅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一定要记住:高考成绩查询的官方渠道只有一个,即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考试院,可登录其网站或官方微信等进行查询。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址为:http://www.jxeea.cn/。

  志愿填报提防虚假大学

  志愿的填报决定了终要就读的大学和专业,必须慎之又慎。一些不法分子被利益所驱使,采用与知名大学院校容易混淆的名称,以混淆视听的方式招收学生,以各种手段钻相关法律的漏洞,滥发文凭。这类虚假大学所涉及的欺骗既有假学校也有假学历,广大考生一定要留心,千万不要被坑骗。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14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成人高等学校283所。

  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查询网址,教育部官方网站为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634/201706/t20170614_306900.html。考生们选择学校之前一定要看仔细。

  一般来说,正规大学域名都是edu.cn,其他域名的则多是假的。其次,报考指南和专业目录里不会收录虚假大学,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核对学校集体买的报考指南和专业目录。此外,虚假大学往往是非正规经营,如若有条件,可以实地考察探别真假。

  “内部指标”信不得

  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利益伪装成高校招生工作人员,或者吹嘘自己与高校领导有特殊关系,可以得到高校的“内部指标”“自主招生指标”等,诱骗家长拿出钱之后,他们就消失了。

  实际上,自2003年开始,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高校全面实施高考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远程网上录取使高考更加公正、公平,当考生分数没有达到投档线的时候,是根本无法提档的。“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2003年起,教育部开始推行自主招生。但是自主招生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各高校不得突破自主招生计划录取。所以切勿相信不法分子的“自主招生指标”。

  “特长生加分”要慎重

  在高考录取过程中,一些考生因为几分就与自己理想中的高校失之交臂,非常可惜。不法分子从这里嗅到了“商机”,他们以“特长生加分”为诱饵,欺骗家长可以将考生以特长生的名义送进高校,并贩卖特长生资格证书给家长来骗取钱财。

  今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随《通知》一起发布的《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就2018年高考依然保留的加分项目做了规定,可以享受高考成绩加分或降分录取的考生有以下几种情形:

  根据《规定》的第44条,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烈士子女这三类考生由省级招委会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可在高校投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或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分数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降低分数要求或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专业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根据《规定》的第45条,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

  值得注意的是,各种加分项目不能累加,根据《规定》,同时符合第44条、第45条有关情形的考生,省级招办投档时只能取其中幅度专业的一项分值。根据各地调整和规范高考加分实施方案,有关省(区、市)自行增加的超出规定范围的政策性照顾项目及分值仅适用于向本省(区、市)所属高校投档时使用,且分值不得超过20分,同时不得与其他项目分值累加。另外,未经公示的考生及其加分项目、分值不得计入投档成绩并使用。

  “补助金”骗局要防范

  不法分子会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考生们的联系方式,然后冒充“教育局工作人员”等,以对困难考生或者成绩优异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为由,对受害人进行金钱诈骗。

  省公安厅提醒,当接到陌生电话和信息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和怀疑的态度,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一旦被骗,要尽快到公安机关报案,专业限度挽回损失。同时也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事实已经形成,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心理压力,如何解决和防范才是关键。

  “通知书”真伪要细看

  不法分子或中介通过编造虚假招生院校、虚假合作办学单位,利用家长和考生提供的报名号或准考证,冒充考生家长或亲戚,在招生录取现场咨询点查询考生投档轨迹,以邮寄虚假录取通知书方式忽悠、蒙骗考生将各种费用打入个人或机构的银行账号。

  实际上,录取期间,招生办工作人员都在录取现场,不会与考生见面,也不会委托中介。考生应耐心等待高校通过EMS快递的录取通知书和相关报道须知。考生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泄露给别人。只有在官方指定的查询渠道查到录取结果才是真实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