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招生信息网

山东招生信息直通车

志愿填报易点通

高报直通车

青岛构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全力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TIME:2022-02-17
分享: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健康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积极创新教育形式,突出强化预防干预,凝聚家校社工作合力,形成了具有青岛特色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完善体制机制,构建青岛教育“心”框架

市教育局专门成立家庭教育处和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科学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一是注重纵向延伸。出台《关于扎实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试行)》,科学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出台《青岛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青岛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室使用与管理办法》,规范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和使用管理;出台《关于夯实五项建设  加快推进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推进制度、课程、阵地、队伍和机制建设,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组织保障、队伍建设、宣传普及、课程建设、咨询预防干预、工作成效6个一级指标,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是注重横向覆盖。联合公安、卫健、司法等15部门出台《关于健全完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平台的若干意见》,成立青岛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联防联控工作专班,召开联席工作会议交流推进情况;制订《青岛市“心理专家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遴选146名心理专家走进校园开展心理门诊、心理讲座等活动,实现全市所有中小学校与高校、医疗机构心理专家结对覆盖率100%;联合市卫健局、市公安局等7部门出台《青岛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意见》,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可能出现的青少年心理危机事件,做到及早预防、及时疏导、快速干预、有效控制,避免或减少儿童青少年群体中因心理危机引发的伤害事件的发生。

二、创新教育形式,注入青岛教育“心”能量

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入育人全过程,借助课程与活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入脑、入心、入生活。

一是立足课堂阵地。以国家和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为指导,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全市各中小学校开课率达到100%,多所学校结合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整合教学资源,开发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二是打造品牌活动。连续多年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以“给心灵一片晴空,让生命蓬勃绽放”为主题,设计并开展“同上一堂心理课”“家校互动共育成长”等六大版块系列活动,组织青岛市“特色心理活动、优秀辅导案例、心理健康教育微课”评选工作,评出特色心理活动43个,优秀辅导案例33个,心理健康教育微课38个。引入驻青高校与精神卫生机构心理专家资源,常态化开展“心理专家进校园”活动,2021年全市累计开展“专家心理大课堂”1626场、“案例督导”245场、“校园门诊”320场,活动惠及专兼职心理教师1200余人、家长约50万人次、学生约60万人次。

三、强化预防干预,筑牢青岛教育“心”防线

积极关注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展趋势,借助预防、预警、应急、跟踪四大机制,及时做好问题处置。

一是全面筛查建立档案。每年组织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筛查工作,对筛查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建立市级、区级、校级三级工作台账,本年度面向103.7万中小学生开展心理筛查工作,筛查率达100%。指导各区市、学校实时关注特殊学生动态,将可能因心理问题引发的风险降至最低。

二是用好心理辅导室。指导各学校规范建设和使用心理辅导室,对学校心理辅导室的位置、环境、基本配置提出具体要求,明确接访、登记流程,要求辅导室周一至周五每天开放不少于4小时,至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值班,及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辅导服务。截至目前,全市1088所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成使用率达到100%。

三是做好危机干预。指导各学校建立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应急、跟踪机制,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整合分管校领导、年级分管主任、班主任、心理教师多方力量共同协作,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提供政策、人员、物资、经费保障,制定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方案;班主任、专兼职心理教师、班级心理委员随时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畅通心理危机反馈渠道;面向全市中小学校发布《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清单》,提供22条绿色通道,指导学校做好重点学生干预和转介工作。

四、家校社齐协同,凝聚青岛教育“心”合力

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机制,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一是用好家长队伍。指导中小学在家委会中设立心理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依托社区家庭教育服务站,进一步构建起关注心理、关爱家庭的城乡一体化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内容,通过“家长大课堂”、“教子有方”、“家校合作网”等家庭教育服务平台推出心理健康主题内容,受益人次突破千万。

二是加强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建设。全市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率达100%,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孤独症康复治疗教师培训,进一步锻造一线师资队伍,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是开展心理健康援助服务。自2020年2月起,设立11个邮箱及11条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咨询热线,由207名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轮流值班,面向全市学生家庭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及时解答学生、家长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已累计提供咨询146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