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招生信息网

山东招生信息直通车

志愿填报易点通

高报直通车

青岛大学:构建“人才—绩效”评价相结合的资源配置体系

TIME:2023-09-04
分享:

近年来,青岛大学创新理念,采用市场与行政相结合的手段,以二级单位为主体,以绩效和市场为导向,以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为重点,构建人才-绩效评价评估相结合的资源配置体系,实施“1221”工程,逐步建立资源“有偿占用、有偿使用、开放共享、绩效考核、动态调整”的机制,使资源合理流动,资源配置效益大幅提升。

“1221”工程,即构建一套体系:强化分析测试中心、生物医学中心两个中心运行,构建高水平实验技术平台运行机制。推进两项改革:推进科研用房有偿使用,优化房产资源配置;推进大型仪器设备有偿占用,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巩固两个基础:准确掌握学校办学资源,持续巩固学校资产数据,为优化资源配置奠定基础;完善学校实验室安全体系,持续巩固实验室安全,为学校安全稳定贡献力量。建设一支队伍:探索培养和造就与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实验教师队伍,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为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奠定基础。

一是建立科研用房有偿使用、动态调配机制。科研用房实行以绩效核定收费,绩效主要考核论文、课题、专利、到校经费、科研获奖等科研业绩,按每平方米产出率计算,收取资源调节费,实行阶梯式收费;本科教学实验用房绩效主要考核实验室利用率,对利用率较低的实验用房采取功能相近共同使用的方式,提高使用率。根据绩效建立退出或补偿机制,实行用房动态调整。实现了由供给制向有偿使用、由分配终身制向动态调配、由各单位问学校要资源向学校调配与各单位主动挖掘资源相结合的转变。

二是建立校、院(学科)、团队三级科研平台体系。学校层面,按“国际领先、国内一流、青大特色”的要求,分别建设分析测试中心、生物医学中心和超算中心三个校级科研平台,为高层次人才引进、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和重大课题申报提供技术支撑;学院(学科)层面,建立具有学院(学科)特色的科研平台,提高本学院(学科)科研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科研团队层面,配备团队所必须的小型科研仪器设备,用于完成团队基础性实验操作。

三是建设大型仪器设备绩效管理与评价体系。学校不断加强对30万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的全过程监督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在考核使用机时的基础上,增加人才培养、服务收入、科研成果、功能利用与功能开发等指标,科学配比权重,实现由单纯考核使用率到综合考核使用效益的转变。增强考核结果实际应用,将考核结果与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大型仪器设备维修基金使用相结合,对使用率较低的仪器设备,进行动态调配,对使用效益较低的仪器设备,加强采购必要性论证。

四是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机制。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收费管理办法、测试收入分配办法、开放共享奖惩办法等制度体系;投入专门经费对开放共享的单位和仪器设备管理员进行匹配奖励,在设备购置上给予政策倾斜,提高开放共享的积极性;设立大型仪器设备维修基金,根据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由维修基金按比例进行补助,从而有效促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

五是建设专业化的技术及运行团队。团队包括技术操作人员及运行管理人员,负责开发挖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功能。制定学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专项规划;制定落实实验技术队伍培养、提升方案,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设立实验室创新基金,激励实验技术人员在仪器设备使用功能方面的科技创新;出台职称评定和工作绩效考核及职务晋升等方面相关措施,使团队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并充分激发人才效能。

六是完善学校实验室建设评价体系。制定学校实验室建设改造技术指南,提升学校新建、改建或扩建实验室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按项目分类原则,建立健全学校实验室建设项目、实验室效益评价体系,发挥好“指挥棒”作用;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对科研工作进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既能体现核心的科研本质规律,又能直观简便地反映管理要求。评价结果作为实验室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

七是统筹采购论证,变单一论证为项目整体论证。根据学科大类统筹设备购置,相近学科建立专门的审查小组,根据项目整体规划,进行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审核、论证;改变“分钱到户”的现状,由用户单位上报需求,根据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整体规划,统筹审查仪器设备购置;对申购大型仪器设备进行必要性、合理性、经济性、先进性、前瞻性、共享性、重复性论证。

青岛大学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与尝试,激发学校的内生动力,增强资产配置的精准性,为实现公共用房、仪器设备、人才队伍等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序流动,盘活各类资源,发挥最大产出能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