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招生信息网

山东招生信息直通车

志愿填报易点通

高报直通车

鲁东大学:聚焦“四化”,服务集成电路行业高质量发展

TIME:2023-10-18
分享:

鲁东大学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决策部署,于2021年7月成立了山东省首家集成电路学院。学院所属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是鲁东大学“十四五”高水平重点建设学科和烟台市校地融合发展项目重点支持学科。学科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构建支撑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

一、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

一是成立鲁东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高水平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学科建设工作。牢牢把握“聚焦、特色、合作”原则,贯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产业促进”四位一体教育理念,强化学科特色发展与精准建设,加强学科合作交流与协同创新,把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打造成科技创新特色鲜明、创新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突出的具有典型引领和示范意义的高水平学科。二是组建集成电路学科建设专家指导组,对集成电路学科的发展规划、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全过程指导。三是建立学校-学院-团队(教学、科研)三级管理机制,实行团队负责人制和目标管理,强化学校“领导”和“组织”职能、学院“管理”和“服务”职能,构建高效畅通的高质量发展管理模式。四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集成电路学科“十四五”发展规划》《集成电路学科2035远景规划》《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等多项规章制度,为集成电路高水平学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二、亮化研究特色,引领学科内涵发展。

一是立足学科和社会需求确立研究方向,形成研究特色。聚焦集成电路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山东省高质量发展需要,凝练并重点打造了集成微纳电子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与片上系统设计、集成电路器件与制造工艺等三个研究方向,形成了以半导体材料设计及器件制备研究为基础,以光电探测器芯片工艺研发和片上系统设计研究为核心,以新型X射线探测器系统产业化为导向的研究特色。二是加强基础研究,注重源头创新。整合学科资源,对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及深紫外探测器、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探测器芯片等前沿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建成MOCVD研发平台,开展第四代半导体氧化镓电子材料生长及器件研发攻关。三是搭建研发平台,深入推进产业化。依托山东高校半导体器件与光电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山东高校光电探测器特种芯片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建成全国高校唯一的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研发工艺线,推进X射线二维成像探测器和新型三维电极硅探测器高端芯片研发及产业化。

三、深化学科交叉和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集成电路人才。

一是整合资源,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以集成电路学院为主体,整合校内相关学院资源(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等),促进集成电路与电子信息、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建立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的创新生态系统。二是构建集成电路学科群,提升服务产业能力。全力建设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本科专业,积极申报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形成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直接支撑。同时,与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多个专业融合发展,构建共同支撑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群的专业格局,全面提升服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能力。三是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与北京曾益慧创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集成电路实习实训基地”,提升学生在芯片设计、制造工艺、封装测试和系统应用等领域的专业实践能力。聘请明石创新(烟台)微纳传感技术研究院、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兼职(合作)研究生导师,承担研究生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充分发挥产业、行业、企业等主体的育人功能,着力培养有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四、转化科研成果,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一是主动对接政府和行业企业需求,深化拓展合作。先后与烟台黄渤海新区应急分局、烟台市投资促进中心、烟台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歌尔股份有限公司、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烟台芯瞳半导体技术(山东)有限公司等单位在成果转化、实验室共建、科技联合攻关、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二是发挥高层次人才团队优势,推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依托国家特聘专家李正教授研发团队,研制开发出低电容、低噪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单元面积≥314mm2的大面积硅漂移SDD探测器芯片,承担了“用于CT核心部件硅漂移探测器阵列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示范类项目,并注册成立山东光探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实施项目产业化。三是组建校企科技创新平台,赋能区域经济发展。先后与山东东仪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共建“光电信息技术研究院”,与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共建山东省微纳卫星与脉冲导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通过与企业联合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共同承担科技项目和培养科研人才,实现科研资源共享,形成“研以致用、以用导研”的良好风气,强化学科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