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涯规划,学生参与度不高,是因为家长的原因吗?

TIME:2019-11-04
分享:

  和几位高中生交流,他们不知道有生涯规划课,更没有这方面的老师给他们上这一门课。学生的每天学校里的安排非常简单,上课,自习,休息。一切为了高考,高考之外的事情,一概不问。

  笔者从网上查询有关高中学校开设生涯规划课程的信息,发现有关高中生涯规划交流、学习、讲座方面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上海、浙江、海南等省市,而其它的省市有关生涯规划方面的信息,出现的多是高考志愿填报机构的宣传内容。

  高中生涯规划,可以说是应运“新高考改革”而兴起。虽然,在西方的英美国家,还有中国台湾地区,高中生涯规划,包括大学生职业规划起步较早,甚至有上百年的历史,但是,在中国内地,此类由心理学范畴,涉及德育内容的实用性课程,只是处于起步阶段。

  近年来,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这一门课程或者学科的重视,更多还是侧重于高考志愿填报方面,许多以生涯规划命名的企业或机构,做高考志愿填报多是其主业。在高考制度下,学校的教育教学为高考而动,家长的一切服务也是高考“马首是瞻”。那么,是不是说,事关高中生职业方向,大学选择的生涯规划课滞后的责任,应该追究到学校和家长身上。很显然,这个责任的主要承担者不是学校和家长,应该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

  首先,教育管理部门有义务做好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施指导和监督工作。因为高考不高,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有关部门可以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时安排生涯规划课程,占有一定学分。

  其次,学校要引导家长关注生涯规划课程。这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一些教学内容的设计,如职业体验,和实践相关,完全可以发动家长参与。

  再次,高中生已是青年,有了自我主张的意识和能力。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家长只能起到指导和参与的作用。

  当下的高中生涯规划课,没有统一的国家层面的标准,教材也是地方或校本教材。可以说,此课程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商家却看到了商机。笔者认为,高中生涯规划,这一门课程的教授和学习,主战场还应该是在学校,主持者还应该是学校的教师,不能过多的市场化。